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日期:2016-02-16 17:19 來源:明溪縣
| | | |

——2016120日在明溪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明溪縣人民政府縣長  顏虎成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明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并提請審議,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見。

一、2015年和十二五時期工作回顧

2015年,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全力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經濟社會主要發展指標實現爭先進位。初步統計,全縣生產總值60.12億元,增長8.6%;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83億元,增長6.47%;固定資產投資77.78億元,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65億元,增長10%;外貿出口1.05億美元,增長10.9%;實際利用外資1008萬美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9億元,增長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7元,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0元,增長11.5%。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成效是:

(一)發展后勁不斷增強。投資力度持續加大。25個省重點行動計劃項目完成投資22.4億元,200個市十百千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1億元,分別占年度計劃110%、121%。策劃實施七大領域49個擴大有效投資項目,完成投資17.7億元,5個項目獲得國家專項建設基金7600萬元。國省干線橫六線大焦至上坊段、黃沙坑水庫、梓口坊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順利推進。園區平臺持續優化。累計完成投資3332萬元,縣經濟開發區水電路等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征用土地1043畝,基本建成工業污水處理廠、氣動工具專業園標準化廠房、金屬表面處理中心、產品質檢中心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新明安置小區、東部新城污水管網、園區職工文體活動中心等設施加快建設。招商成效持續提升。深化三維項目對接,推進產業招商、以商引商,累計引進合同項目121個,其中特色產業鏈關聯項目11個,與新宙邦、中石化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達成投資合作意向,引進含氟鋰電池電解液、含氟潤滑油、含氟液晶等一批提振工業經濟發展后勁的好項目。

(二)產業發展提速升級。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新增設施農業510畝、農民專業合作社22家、家庭農場27家,城關獅窠村(獅窠淮山)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啟動珍貴植物觀光園項目建設,培育珍稀樹種基地6.65萬畝,被列入國家林下經濟示范縣。出臺加快生態硒鋅產業發展政策,建立硒鋅農產品基地6萬畝,成功開發4個富硒特色農產品。流轉土地6.55萬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全面完成。工業集聚效應明顯。三大特色產業實現產值30.92億元,增長21%。南方制藥公司完成8000萬元增資擴股,獲批2個新藥藥號,口服靶向抗癌新藥-伊馬替尼獲臨床許可,生產質量管理通過美國FDA認證,打通歐美藥品銷售市場。海斯福公司全氟烯醚產業化項目獲省級科技重大專項立項,錦浪含氟材料生產項目完成廠房建設,泰豐精細化學品、美士邦氮化硅制品、匯晶人造藍寶石晶體等一批項目投產或部分試產。氣動工具商貿城投入運營,引進生產性企業2家、服務性企業10家,實現網上銷售5000萬元。服務業態創新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18.5億元,增長11.5%。互聯網+”新業態加快發展,被列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電商產業孵化平臺建成運營,培育農越、惠民農商等一批電商企業,新增電商企業40家。引進趕街網農村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縣級運營中心和40個村級服務網點。完成旅游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御簾、肖家山、村頭等特色村鎮旅游加快發展。

(三)城鄉環境日益改善。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完成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并通過市政府批準。城市管道燃氣、歐僑文化廣場等項目順利實施,康樂路、金家路、東方軍路(橋)完成改造,羅厝崗、龍井上安置小區、公安大樓、煙草大樓基本完工,名儒御景、88墅、歐華大廈有序推進。汽車站搬遷及公交始末站建設進度加快,城市公交更加便捷。鄉村環境煥然一新。按照五清楚、兩提升要求,實施紫云、龍湖等10個美麗鄉村建設,房屋立面改造233戶。全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提升專項行動和兩違綜合治理,15個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加快實施,龍湖、白葉、衢地3個村被評為省級傳統村落,柏亨、翠竹洋等8個村被列入首批市級歷史文化名村。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推行流域河長制,胡貢溪等9條流域得到有效整治??茖W劃定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范圍,拆除關閉小型生豬養殖場78戶,升級改造3戶。開展環保違規項目清理整頓,全面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錦浪、海斯福等6家企業參與排污權交易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完成黃標車年度淘汰任務,投放6輛電動公交車,大氣環境和瑤奢水質自動監測站投入使用。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嚴格用地執法,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全面完成18.6萬畝耕地保有量目標。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效。完成2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民生支出達10.1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80.7%,增長7.2%。社會保障不斷完善。新增城鎮就業2045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02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9%。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317套,基本建成446套,完成造福工程搬遷和危房改造5932275人,實施省級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2個,精準脫貧2038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序推進。殘疾人安居工程及康復中心綜合樓主體工程完工,縣福利中心和5所農村幸福院完成建設。教育文化長足進步。積極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綜合改革,縣醫院舊病房樓、中醫院業務用房和3個鄉鎮衛生院提升改造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16個村級衛生所規范建設。開展誠信計生幸福家庭活動,建立計生征信體系,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完成城關中學等4所中小學校舍建設和實小土地征遷,新增瑤奢村等4個走教點,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有序推進,南山文化遺址保護工程獲國家文物局批準。完成縣體育中心改造,廣播應急預警系統和電視高山發射臺建成投入使用。社會治理持續加強。扎實推進平安建設創新行動計劃,落實信訪工作路線圖,深入推進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人民調解。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有力保障生產經營和食品藥品安全,社會保持和諧穩定。老齡、老區、工青婦、殘疾人、移民、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雙擁共建、民族宗教、檔案、方志、氣象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五)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著力勤政為民。開展敢作為、善協調、解難事、看實效活動,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2642件。持續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和績效管理,2014年度政府績效管理考評獲全市一等獎。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重新劃轉、組建12個政府部門,公布政府權力清單,承接、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40項,規范行政權力3650項,梳理責任4868項。落實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新增各類市場主體751戶。堅持依法行政。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和政協通報制度,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不斷完善行政決策機制,依法行政工作更加規范科學。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一年來,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8件、政協委員提案64件,解決和計劃解決的分別占82%83%。全面清理規范性文件,認真做好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順利完成六五普法各項任務。深入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圓滿完成村居換屆選舉工作。加強反腐倡廉。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扎實開展三嚴三實活動,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依法查處違紀案件38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8。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整治“四風”,有效清理整改辦公用房1642平方米,完善公車使用報批制度。實施職務與職級并行,調整津補貼標準至三檔。厲行勤儉節約,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進一步改進文風會風,三公經費同比下降29.54%。

各位代表,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完成,為十二五規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五年來,我們用科學發展的成效體現作為,用加快趕超的激情展現自信,用跨越崛起的氣勢爭先進位,在一些重要領域、重點項目上取得突破:

——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縣技術評估驗收,榮獲省級森林縣城園林縣城榮譽稱號。

——榮獲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群眾體育、全民健身和科普示范活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連續兩屆評為省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

——興泉鐵路確定過境明溪并設立站點,莆炎高速明溪段、省道204線鐵嶺至明溪城關段建成通車。

——南方制藥成為全市首家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海斯福與新宙邦完成并購重組,生物醫藥產業享受省政府試點縣扶持政策。

——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福建)氣動工具產業發展論壇。

——建立全省首個引智基地及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獲批省級科技富民強縣試點。

——御簾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與李沂村被列入國家旅游扶貧試點村。

——縣第二實驗小學建立省級海外華文教育基地,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明溪金線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中國淮山之鄉中國黃腹角雉之鄉獲國家命名,信明輸送帶獲中國馳名商標,榮興肉脯干入選中華老字號。

五年來,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7%,人均生產總值近6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7.3%;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3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3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凈增909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凈增5464元,年均分別增長11%11.5%;金融機構貸款余額是十一五末的3.57倍,存款余額是十一五末的4倍,中國銀行明溪支行、華興小貸公司開業運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三次產業比30.438.631調整為24433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比2010年增加45家,納稅過百萬的企業增加26家,實施市級以上科技項目29項;生物與新醫藥、氟新材料、氣動工具三大特色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產值突破30億元。南方制藥、海西聯合藥業、海斯?;ぁ⑺固亓Φ三堫^企業帶動力日益增強;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引進2家大型連鎖超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穩步增長,累計銷售商品房20.67萬平方米,滿足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城鄉建設明顯改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41.5%提高到45.8%,城市規劃區面積從25平方公里擴展到36.8平方公里;城建投資達36.5億元,比十一五時期增長229 %農配網改造投入1.29億元,完成535千伏以上變電站和線路建設;投入重點水利項目12.6億元,是十一五投資總額的5倍。對外交通更加便捷,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10公里,國省干線橫六聯六線、興泉鐵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順利推進。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成立君峰城投公司和正峰城市建設發展公司,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機制更加科學有效。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成立不動產登記機構。深化林權制度和林業投融資改革,建立完整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順利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列入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示范縣。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進一步放開進城落戶限制。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延伸,設立經濟發展促進基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級融資等擔保基金。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累計投入17.6億元,實施106個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031套,完工1520套,實施省級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8個,造福工程危房改造312012257人。新增公交車16輛,新建站點101個,公交線路增至11條,更新農村客車18輛。投入1.33億元,建成各類新校舍36幢,塑化7所學校體育運動場,完成第二實驗小學搬遷。全面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衛生基礎設施投入4610元,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20元增加到45元。完成縣三館一中心改造,新建6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88個農家書屋,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省財政廳等5個對口幫扶單位,直接投入或協調投入資金5億多元。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多,經受的考驗比預想的大,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向省市駐明單位、駐明部隊、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金融風險防控形勢嚴峻;經濟總量小,發展后勁不足,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資源、能源、環境約束更加凸顯,生態環境保護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征地難度大,重點項目供地不足;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新型城鎮化進程不快;財政收支平衡矛盾依然突出,城鄉居民收入不高,民生投入與實際需求還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設和服務管理創新還需要加強,庸、懶、散、拖現象依然存在。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時期的奮斗目標和工作重點

按照縣委部署,縣政府組織編制了《明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規劃(草案)》),提請大會審議?!兑巹潱ú莅福诽岢隽?/font>十三五”期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圍繞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以發展的理念指導實踐,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構建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海西新僑鄉。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在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的基礎上,《規劃(草案)》確定了全縣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為9.5%,保持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實現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城鄉區域更加協調,改革開放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更加活躍,生態優勢持續凸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同時,《規劃(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我們要著重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一)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優化現代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休閑農業做大做強高優糧食農業、現代林業、生態養殖、現代煙草等特色農業,構建閩西北重要的綠色農業基地;推進大米、淮山、茶葉、果蔬等生態硒鋅產業發展,建設一批標準化富硒農產品基地,打造硒鋅養生福地。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積極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組織,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經濟開發區建設,完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繼續實施產業龍頭促進計劃,推動主導產業精深化、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推動數控技術和智能裝備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生物與新醫藥產業著力突破新藥研發和藥號申報,建成以抗腫瘤原料藥生產為基礎、成品藥生產為主導、保健品開發為輔助的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氟新材料產業主攻高端含氟精細化學品生產,推進產業向含氟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延伸拓展,打造特色鮮明的含氟化學品產業基地。氣動工具產業重點引進培育一批氣動工具生產性企業和基礎零部件配套項目,加快品牌創新提升,打造全省知名的氣動工具生產基地。到2020年,實施機器換工”160臺(套)以上,年產值超5億元的企業達5家。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促進產業集聚升級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中介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服務業與一二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公路港現代物流園、電商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建成專業電商平臺,改造提升城鄉流通配送體系。發展會展經濟,提高氣動工具產品展銷會展會水平。協調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整合旅游資源,著力打造成紅色革命、健康療養、休閑度假的旅游勝地。全面推動商貿流通、健康養老、家政服務和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二)統籌城鄉建設,實現協調發展。做大做靚中心城區。繼續實施小縣大城關戰略,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加快重點片區開發及老城區改造,推進縣城東拓、西進、南延、北展、中提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集聚城市人氣,提升城市品位。力爭到2020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7.7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達5萬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立足鄉鎮特色優勢,推動產城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沙溪鄉市級中心鄉鎮建設,逐漸形成一體、兩翼、多聯盟發展的城鄉發展格局,著力打造一批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工業重鎮、農業強鎮和歐僑旅游名鎮。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完善鄉村規劃,加快中心村培育,傳承本土特色文化,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宜居環境建設、造福工程搬遷、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工程,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力爭到2020年,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25個。完善重大公共基礎設施。拓展交通空間,開工建設莆炎高速公路明溪城關至建寧段,力爭建成梅列小蕉至胡坊聯絡線;開工建設興泉鐵路,開通明溪火車站至縣城快速通道;完成國省干線橫六聯六線建設,繼續實施農村公路、安保提升和危橋改造等工程,提升公路養護水平,服務農村安全出行。實施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工程,建成黃沙坑水庫和明源水廠。推進新一輪農配網改造,建成220千伏明溪變電站、110千伏雪峰變二期擴建工程;加快建設城市管道燃氣,構建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加快數字明溪建設,實現網絡大數據和智慧化應用。

    (三)推進改革創新,實現開放發展。以改革增活力,統籌城鄉綜合配套、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投融資等領域的改革,開展供給側改革,再創體制機制發展新優勢。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創新發展林業經營體系、林權資本運作模式、林業服務體系。鞏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公共衛生醫療服務保障體系,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以創新為驅動,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進企業科研平臺建設,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到2020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各2家,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4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要素投入和技術引領,培育一批眾創空間、創業基地和企業孵化器。以開放促發展,對接福建自貿試驗區和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拓展對外合作空間,深化明臺、明僑、山海協作,主動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深化三維項目對接,推進產業鏈招商,積極發展總部經濟,著力引進一批稅源型、科技型的大項目、好項目。以人才為支撐,實施海納百川人才集聚計劃,支持以技術要素轉為股權、期權,提高各類人才待遇,吸引和留住更多緊缺專業人才來明創業就業,構建科學靈活的人才資源支撐體系。

    (四)注重生態優化,實現綠色發展。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發展優勢,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強農產品主產區和生態功能區建設,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功能紅線,基本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體系。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加快開發區循環化改造,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和集約使用;實施企業節能改造,抓好重點耗能行業節能減排,降低碳排放強度。到2020年,建成循環經濟示范企業2家以上,爭創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縣、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抓好重點流域綜合整治、重點污染物防治工作。構筑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加強君子峰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實施水流域修復工程和嚴格的天然林保護制度,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到2020年新增造林面積11.43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保持在80%以上。

    (五)堅持改善民生,實現共享發展。突出以人為本,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以三明列入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為契機,落實五項工程三大行動計劃,實施精準扶貧三個三工作機制,建設八大示范點,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2017年國定貧困線以下人口實現脫貧,2018年省定貧困線以下人口全部脫貧。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養老、醫療保險從制度全覆蓋向人員全覆蓋,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行醫養結合,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完善項目擴大就業、創業帶動就業、政策扶持就業、服務保障就業機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協調發展各類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健全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加強南山古人類文化遺址保護,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施全民健身工程,提高競技體育實力。全面推進依法治縣,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切實維護社會安定穩定。

三、扎實做好2016年工作,努力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經濟轉型的關鍵之年。我們要全面貫徹上級部署,致力穩增長、促轉型、統城鄉、惠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為“十三五”奠定堅實基礎。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5%,力爭更好更快些;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以內;外貿出口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4‰以內;全面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增投入、優服務,促進經濟穩步增長。

大力實施重點項目。突出抓好6個省級重大項目、20個市級重點開竣工項目建設。實施縣級以上重點項目103個,完成投資31億元以上。精心策劃儲備項目,做深做細項目前期,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領域,策劃儲備一批稅源型、成長型、帶動型好項目,力爭完成項目儲備100個以上,其中億元項目20個以上。推進產業鏈招商,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緊盯國內外產業龍頭和行業領軍企業,積極吸引客商、僑胞來明投資興業,鼓勵引進上下游關聯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引進合同項目5個以上。創新重點項目激勵機制,提高項目工作實效。抓好5個國家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建設,加快新一輪項目申報前期工作,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投資引導作用。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方面,全力推進莆炎高速明溪城關至建寧段、興泉鐵路、梅列小蕉至胡坊聯絡線項目前期,確保年內動工建設?;窘ǔ蓢「删€橫六線大焦至上坊段,動工建設聯六線葫蘆形至白葉段。加快長途汽車站搬遷,完成公交始末站改造,優化公交運營管理。抓好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公路安保工程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市級下達的目標任務。能源方面,實施新一輪農配網改造升級工程,推進增田至雪峰220千伏輸電線路、10千伏新大路線路纜化工程建設,110千伏雪峰變二期擴建110千伏梓口坊輸變電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水利方面,實施沙溪流域防洪四期、中小河流治理、小型農田水利等一批重點工程,全面建成黃沙坑水庫,動工建設明源水廠及管網改造工程,提升城市供水能力。

全力開展企業幫扶。落實扶持工業企業發展優惠政策,積極幫助企業爭取技改、兩化融合、淘汰落后產能等專項補助資金。加強政銀企對接,設立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發揮應急周轉資金、成長貸和政府主導融資性擔保公司作用,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深入開展敢作為、善協調、解難事、看實效活動,下派干部駐點服務企業,主動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對困難企業采取一企一隊一策幫扶措施,實施難題限期銷號制度,確保10家停產半停產企業開工復產。完善企業幫扶協調機制,加強項目協調服務、要素保障和督查推進,千方百計促進項目早動工、快投產。

(二)調結構、促轉型,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推進產業升級。實施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重點抓好33項市級以上技改項目,加快食品加工、林產加工等傳統產業增資擴股、兼并重組。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實現由電氣一代數控一代轉化。實施產業龍頭培育計劃,持續壯大生物與新醫藥、氟新材料、氣動工具三大特色主導產業,力爭實現產值40億元。生物與新醫藥產業,實施海西聯合藥業抗糖尿病新藥項目,推進南方制藥抗腫瘤新藥擴建、大健康保健品和新藥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啟動第二輪股票定向增發,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氟新材料產業,加快推進潤滑油、鋰電池電解液、液晶等5個含氟產品項目落地實施,推動氟聚合物特種單體、醫藥中間體等新產品研發;加快錦浪新材料、匯晶人造藍寶石等項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氣動工具產業,繼續完善氣動工具商貿城和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建設,發揮省級氣動工具產品質檢中心作用,拓展延伸冶金壓延、汽車配件、精密鑄件等產品檢測服務能力。以斯特力氣動工具企業為龍頭,加快推進氣動工具數控技術運用,提智能制造水平。

提升三產檔次。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推進電商創業園建設,培育以農越、喜果等為龍頭的一批電商企業,力爭年內電商平臺銷售額突破6億元。拓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趕街網運營中心建設,新建40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鼓勵商貿服務業發展,加快推進新華都、紅豆杉大酒店投入運營,打造惠利金茂廣場新型商圈,力爭年內新增限上商貿企業5家。加快現代物流業培育,推進公路港盡快投入運營,引導大型貨運汽車回遷明溪組建物流公司,支持企業做大第三方物流。扶持建筑業發展措施,支持本地建筑企業提升資質,力爭培育二級以上資質建筑企業2家以上。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重點抓好紅軍戰地醫院、肖家山、紫云等生態旅游項目建設,推動休閑?養生為主題的鄉村游。加強鳥類保護,建設觀鳥中心、走廊、攝影點等服務設施,推動觀鳥旅游產業發展。

突出要素保障。優化園區發展平臺,統籌三園一區開發建設,完善路網、污水管網、安置小區、文體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啟動集中供熱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實施氟新材料產業園拓展工程,開發新增用地1000畝。加快科技創新,鼓勵海斯福、南方制藥等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做強企業研發中心。打造互聯網+科技服務新模式,實施2個以上重大科技項目。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省、市級眾創空間項目申報。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發揮引智工作聯系點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作用,落實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推進特色產業人才集聚。大力培育本土人才,重點抓好衛生、教育等緊缺人才引進培育,為跨越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強農業、兼統籌,全力推動綠色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穩定糧食播種面積27.25萬畝,實現良種覆蓋率98%以上,加強農業五新示范與推廣,提高農業效益。實施一鄉一業戰略,全力發展紅豆杉、淮山、金線蓮、生態茶、珍稀苗木等特色產業,力爭每個鄉鎮建立1個以上特色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生態硒鋅產業,建成硒鋅產品展示館、展銷館、電商平臺及4個示范種植基地。抓好三品一標認證,創建生態硒鋅品牌3個以上,新增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個以上。鼓勵發展林下經濟、設施農業、觀光農業,著力抓好省級農民創業示范基地、重點珍貴樹種示范基地、現代漁業基地等項目建設,建成珍稀樹種基地7000畝。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落實以獎代補政策,扶持發展永亨工貿、喜果紅豆杉、圣草生物等企業,力爭培育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以上,新增五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以上。建設特色農產品網上專業市場,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啟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

打造宜居環境。堅持產城聯動、綠色發展,完成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加快推進名儒御景、歐華大廈、88墅等房地產項目,完成坪埠東路、歐僑文化廣場、城市污水管道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管理,實施四化工程,培育物業管理示范小區,完成數字明溪地理空間框架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形象。注重挖掘和保護歷史文化遺存、鄉土風俗、傳統古村落,提升村莊建設品位。用好退宅還耕政策,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新建10個省級美麗鄉村。拓展點線面攻堅,提升城鎮三邊三節點整治水平,繼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深化兩違和庫區移民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

加強生態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深入開展沙溪、金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重點抓好生豬養殖污染防治,確保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加快淘汰黃標車。積極建設生態文明,抓好國家生態縣技術評估整改工作,確保年內通過考核驗收。加快推進夏坊、夏陽2個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鄉鎮創建工作。對接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爭取列入武夷山脈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享受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加強君子峰自然保護區建設,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實施四綠工程,完成造林綠化2.1萬畝。抓好節能減排,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鼓勵企業加快煤改氣(電)步伐,實施節能與循環經濟項目10個以上。推進生態產品市場化建設,抓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

(四)抓改革、惠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推進重點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扶持我縣企業上新三板、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大力推廣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益性、基礎性項目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持三醫聯動,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二輪改革和公立醫院改革,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支持縣醫院和上級醫院組建醫療聯合體。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完善林權流轉交易等平臺,創新林業金融產品,擴大林權抵押范圍和貸款規模,力爭年內新型林業經營組織覆蓋面達55%以上,林權抵押貸款規模增長15%以上。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鼓勵農民以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作價入股農業企業,激活農村發展活力。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國庫集中收付運行機制,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工作,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實行公務用車改革。完成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初步實現林地、土地、房屋等統一登記一站式服務。

發展社會事業。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優化城鄉學校布局規劃,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巨k學條件,啟動實小遷建、實驗幼兒園擴建等項目,完成2所鄉鎮中學樓和3所幼兒園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鞏固幼兒走教試點成果,實施名師工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強縣。提升衛計服務水平,加快公共衛生服務大樓建設,完成3所鄉鎮衛生院提升改造和5個村衛生所規范化建設。加強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促進文體事業發展,打造閩學文化品牌,建設閩學文化研究基地文化長廊,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實施南山文化遺址本體保護工程,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快文體中心、城區廣播電視無線數字信號覆蓋等項目建設,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確保通過驗收。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促進創業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18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人以上。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54套,完成造福工程300戶以上。加快養老、殘疾人服務及醫養結合體系建設,重點抓好老年人才安養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及5個農村幸福院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優先支持貧困村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力爭每個鄉鎮打造 1-2 個精準扶貧示范村,每個貧困村發展1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確保年內減少貧困人口2000人以上。

創新社會治理。深入開展法治文化宣傳,啟動七五普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征信管理,開展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深化精神文明創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好人之城創建工作,積極爭創省級文明縣城。深化平安明溪建設,構建新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和流動人口服務。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完成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持續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積極化解信訪積案。密切與工商聯、無黨派代表人士的聯系與協商,支持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發展外事僑務、民族宗教事業。深化雙擁共建,加強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工作,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五)轉職能、重法治,提高政府服務水平。

為民勤政。強化為民責任,堅持四下基層,反對四風”,鞏固和拓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努力為人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實際難題。強化發展責任,弘揚敢擔當、敢作為、敢創新的干事作風,勇敢面對發展困難,勇于破解發展問題。強化效率責任,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落實馬上就辦,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切實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執政水平,增強政府公信力。

依法行政。強化法治理念,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堅持依法辦事、按制度辦事,努力推動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推進依法決策,深化政務公開,認真落實重大事項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查,對行政決策進行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倒查。開展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優化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項目,向社會公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廉潔從政。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廉政建設的實際成果取信于民。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政府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管理,規范公務接待行為,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肅行政檢查和審計監督,強化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管制約,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有效機制,為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各位代表,明溪正處在奮力趕超,爭先發展的關鍵時期。展望十三五”發展藍圖,我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為譜寫明溪發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