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縣2020年政府決算公開
一、2020年財政收支決算
由于縣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于2021年1月初召開,因此,2020年財政收支完成情況采用預計數向縣人大會報告,與決算數存在差異(詳見附表):
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預計數增加956萬元,其中稅收收入增加591萬元,非稅收入增加365萬元;
2.上級補助收入比預計數增加1780萬元,主要是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增加;
3.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比預計數增加131萬元,主要是地方政府向國際組織借款轉貸收入(醫改促進項目世行貸款)增加131萬元;
4.調入資金比預計數增加4482萬元,主要是收支缺口加大,從政府性基金調入資金用于平衡預算;
5.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比預計數增加758萬元,當年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758萬元;
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預計數增加4308萬元,主要是上級專項支出增加;
7.上解支出比預計數減少117萬元,主要是農村信用社企業所得稅省級分成部分上解減少;
8.調出資金比預計數增加1006萬元;
9.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比預計數增加956萬元,主要是盤活經費類存量資金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10.年終結余比預計數增加1954萬元,主要是結轉下年使用的上級專項資金增加;
11.政府性基金收入總計比預計數增加339萬元,主要是調入資金增加1006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增加14萬元、彩票公益金收入增加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減少486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減少20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減少1萬元;
12.政府性基金支出比預計數增加99萬元,主要是農林水支出增加100萬元、其他支出增加1萬元、城鄉社區支出減少2萬元。加上調出資金增加4450萬元,收支調整后年終滾存結余比預計數減少4210萬元;
13.社保基金收入比預計數增加207萬元,主要是委托投資收益增加139萬元、保險費收入增加50萬元、轉移收入增加38萬元、財政補貼收入增加11萬元、集體補助收入增加6萬元、利息收入減少36萬元、其他收入減少1萬元;
14.社保基金支出比預計數增加64萬元,主要是社會保險待遇支出增加339萬元、轉移支出增加25萬元、其他支出增加5萬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減少172萬元、喪葬撫恤補助支出減少133萬元,收支調整后年終滾存結余比預計數增加143萬元。
15.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比預計數減少31萬元,主要是預計用于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減少。調出資金增加31萬元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預算。
其他收支情況與縣人大十七屆五次會議所作的報告相同。
(一)全縣地方財政收支情況
1.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
(1)2020年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71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33757萬元的102.83%,比上年增收1939萬元, 增長5.92%。加上上劃中央收入19689萬元,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4402萬元,同比增長3.27%;
(2)上級補助收入114223萬元。其中: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43841萬元(比上年38741萬元增加5100萬元),專項補助收入70382萬元;
(3)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25185萬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8786萬元,置換債券6268萬元,外債轉貸收入131萬元;
(4)上年結轉收入2891萬元;
(5)調入資金18975萬元;
(6)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758萬元;
全縣收入合計196745萬元。
2.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4410萬元,比上年增支12434萬元,增長7.68%,主要是重點民生支出增加10873萬元。扣除上級專項支出68602萬元、地方政府債券支出18786萬元,全縣地方公共財政支出8702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3.08%,比上年增支7017萬元,增長8.77%;
(2)上解支出3883萬元。主要是原體制上解2829萬元,專項上解1054萬元(政法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專項上解218萬元、江河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上解51萬元、上繳省級就業調劑金8萬元、稅務部門經費基數上解323萬元、精準扶貧上解66萬元、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上解28萬元、特定物資采購經費上解5萬元、上劃2020年度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資金170萬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增值稅返還資金地方扣款99萬元、美術館及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補助資金結算25萬元、森林消防經費上解61萬元);
(3)調出資金1006萬元;
(4)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2536萬元;
(5)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56萬元;
支出合計192791萬元。
3.全縣財政收支平衡情況
全縣收入合計196745萬元,支出合計192791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3954萬元,其中:專項結轉下年支出3954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1.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決算
(1)全縣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2881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99.38%,比上年增加2393萬元,增長9.06%。
(2)上級補助收入6047萬元(含抗疫特別國債資金4333萬元)。
(3)調入資金1006萬元。
(4)上年結轉收入7800萬元。
(5)專項債務轉貸收入40478萬元,其中:新增專項債券40100萬元,置換債券378萬元。
收入合計84150萬元。
2.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決算
(1)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63545萬元,其中: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25萬元、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489萬元、城鄉社區支出15866萬元、農林水支出1045萬元、交通運輸支出5500萬元、其他支出35141萬元、債務付息支出1102萬元、債務發行費用支出44萬元、抗疫特別國債安排的支出433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0.16%,比上年增支42561萬元,增長202.83%,主要是專項債券安排的支出增加31978萬元、抗疫特別國債安排的支出增加4333萬元。
(2)調出資金15079萬元。
(3)債務還本支出756萬元。
支出合計79380萬元。
3.全縣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平衡情況
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計84150萬元,支出合計79380萬元,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轉4770萬元。結轉資金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359萬元、污水處理費187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163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5萬元、彩票公益金56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2020年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企業有4家,分別是宏源電業股份有限公司、物資總公司、富源公司、君峰城投公司。2020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8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0%,比上年減少7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完成5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63.95%,比上年減支20萬元;收支相抵,結余31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2020年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15309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00.29%,加上上年滾存結余資金10281萬元,收入總計25590萬元。2020年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14024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00.13%。收支相抵,年末滾存結余11566萬元。
(五)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
1.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
(1)2020年縣本級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423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1.96%,比上年增收1009萬元,增長4.34%,比向縣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報告的預計數增加465萬元。加上上劃中央收入12735萬元,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36967萬元,增長1.83%。
(2)上級補助收入114223萬元。其中: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43841萬元(比上年38741萬元增加5100萬元),專項補助收入70382萬元。
(3)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25185萬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8786萬元,置換債券6268萬元,外債轉貸收入131萬元。
(4)鄉鎮上解收入3498萬元。
(5)調入資金18975萬元。
(6)上年結余收入2891萬元。
(7)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758萬元。
收入合計189762萬元。
2.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
(1)2020年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777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3.36%,加上上級專項補助支出48620萬元,地方政府債券支出18786萬元,支出合計145176 萬元,比上年增支10266萬元,增長7.61%。
(2)上解上級支出3883萬元。
(3)補助鄉鎮支出22251萬元,其中:財力補助下級支出2268萬元,專項補助下級支出19983萬元。
(4)債務還本支出12536萬元。
(5)調出資金1006萬元。
(6)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56萬元。
支出合計185808萬元。
3.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平衡情況
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合計189762萬元,支出合計185808萬元,收支相抵,結轉結余3954萬元,其中:專項結轉下年支出3954萬元。
當年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56萬元,比上年減少7850萬元;結轉下年專項資金3954萬元,比上年增加1063萬元;累計凈結余0萬元,與上年持平,當年實現收支平衡。
(六)政府債務舉借規模、使用、償還情況
2020年經省上批準,核定我縣地方政府債務限額253566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93119萬元、專項債務限額60447萬元;當年新增債券限額55662萬元。
2020年全縣新增債務65663萬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債券58886萬元(一般債券18786萬元、專項債券40100萬元)、置換債券6646萬元、外債轉貸131萬元。以上所有債券資金已于當年撥付用款單位。新增地方政府債券58886萬元具體項目為: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雪亮工程)聯網應用項目500萬元,綜治視聯網平臺項目建設120萬元,實驗小學東部校區建設項目5520萬元,明溪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480萬元,第一中學改擴建項目1386萬元,城關中學藝體館建設項目1000萬元,城關中學學生宿舍及足球場建設項目500萬元,第三幼兒園新建項目500萬元,城關中心小學教學樓建設項目300萬元,公共衛生服務綜合大樓新建項目300萬元,明溪(石珩)工業集中區線路遷移改線工程1600萬元,坪埠東路二期建設項目2000萬元,縣級綜合檔案館建設項目800萬元,“智慧安防小區”建設項目280萬元,農村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1000萬元,貧困村道路建設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500萬元,明溪火車站站前廣場及附屬道路建設項目(一期)2000萬元,興泉鐵路明溪段6500萬元,莆炎高速公路明溪段5500萬元,明溪縣省級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500萬元,明溪縣垃圾處理工程1500萬元,明溪縣婦幼保健院建設項目1000萬元,明溪縣奮發山海協作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100萬元,明溪縣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00萬元,明溪縣總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項目8000萬元。
2020年全縣償還到期債務本金13337萬元。資金安排如下:再融資債券資金6646萬元;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資金6313萬元(含國債轉貸生活垃圾處理場45萬元);縣本級基金378萬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縣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共計216084萬元(其中一般債務159450萬元、專項債務56634萬元),占我縣債務限額253566萬元的85.22%,未超過省上核定數。債務余額中地方政府債券215403萬元,占全縣債務總額的99.68%。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118號)相關標準測算,2020年我縣債務率預計為111.09%,尚未達到120%,未超預警線。
(七)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收支使用情況
2020年共盤活財政存量資金4402萬元,已全部用于我縣補民生短板支出。主要是:市政設施建設工程資金584.31萬元、市民服務中心裝修工程463.8萬元、迎賓大道圓盤段景觀整治工程300萬元、全民健身中心場館設施及器材采購資金202.76萬元、“全閩樂購.樂購三明”消費券資金200萬元、王橋村牛恩壟田間道路建設項目前期經費200萬元、凱輝生態養殖公司規模豬場高風險處置補助款167.93萬元、城區地下管線普查和管理系統建設資金160萬元、雪峰綜合市場農副產品自銷區建設項目工程進度款155萬元、實驗小學路口交通信號燈建設資金123.07萬元、公廁改造費用104.07萬元、“生態觀鳥”森林康養產業活動資金100萬元。
二、2020年財政工作情況
2020年,縣財政工作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多措并舉組織收入,統籌兼顧安排支出,切實加強財政管理,較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有力地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1.強化收入組織,壯大財政實力。為穩定財政收入,努力克服減稅降費政策性減收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縣財政加大與稅務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強化收入組織調度,及時掌握稅源、稅收、稅負動態變化情況,齊心協力,積極挖掘增收潛力,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713萬元,增長5.92%,圓滿完成全年預算收入。同時,縣財政加強政策研究,主動聯合其他縣直部門和鄉鎮,結合明溪實際謀劃項目,積極向上溝通匯報。在全縣共同努力下,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取得新成績,2020年共爭取上級財政補助資金114223萬元,比上年增加18335萬元,增長19.12%。此外,爭取到地方政府債券資金69996萬元(含抗疫特別國債資金4333萬元),比上年增加31452萬元,增長81.60%,有力地保障我縣補短板、惠民生等社會事業和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
2.探索零基預算,合理安排支出。針對預算分配固化、資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益偏低等問題,縣財政積極探索零基預算管理模式,支出預算安排以資金使用績效為導向,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預算總收入在全縣大盤子下統籌使用。一是改變基數預算的分配方式,取消專項資金預算基數,以零為基點,年初安排支出采取“零基預算”的編制方法,嚴格項目預算的申報審核,參照以前年度項目績效考評結果,推進專項資金的清理整合。二是保障支出重點,優化資金安排順序,將“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及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放在財政支出的首位,在資金安排和庫款調度等方面予以優先保障,確保基本民生得到落實、預算單位正常運轉、職工福利及時兌現。三是強化資金整合,集中財力辦大事,加大財政資金盤活力度,統籌用于補齊民生短板及縣委縣政府重大發展戰略和重點領域改革等方面支出;同時加大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力度,逐年提高調入比例。
3.優化支出結構,推進民生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縣民生重點支出139581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03%,比上年增支10873萬元,增長8.45%。投入的資金主要用于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領域,進一步完善了我縣各項民生基礎設施。
4.加大產業投入,增強發展后勁。一是支持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興泉鐵路建設投入6500萬元,莆炎高速公路建設投入5500萬元,火車站站前廣場及附屬道路建設投入2000萬元,坪埠東路二期項目建設投入2000萬元,垃圾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投入1500萬元,進一步改善全縣基礎設施條件。二是加快產業平臺建設。縣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3500萬元,奮發山海協作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100萬元,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00萬元,工業集中區線路遷移改線工程項目建設投入1600萬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南方制藥抗腫瘤新藥項目技術改造資金投入2033萬元,高新技術企業出入庫獎補資金投入206萬元,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研發投入183萬元,企業增產增效獎勵資金投入117萬元,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投入資金50萬元,氟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投入50萬元,大力推動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四是推進生態產業建設。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投入2300萬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造林綠化等投入1854萬元,沙溪流域防洪工程投入1500萬元,生態水系、水質提升改造建設投入635萬元,持續推進美麗明溪建設。
5.加強績效管理,提高理財水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績效管理工作,2020年,我縣取得財政部“2019年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全國第87名的較好成績,獲得1000萬元正向激勵資金。在預算編制方面,規范預算編制,科學預計年度預算收入及支出,控制一般公共預算執行的偏離度,確保年度預算收支平衡。在預算執行方面,加快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進度,壓縮財政存量資金規模,常態化開展結轉結余資金清理工作,將結轉結余資金4402萬元及時收回統籌使用。在收入質量方面,加強稅源培植,不斷提高財政收入稅性比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性比重保持在70%以上。在支出結構方面,集中財力補齊短板,優化支出結構,增量財政資金主要向民生支出傾斜。在財政投資評審管理方面,優化評審流程,健全評審制度,提高評審時效,2020年共完成評審項目52個,累計評審資金52217萬元,核減資金2694萬元,核減率5.16%。在風險防控方面,嚴格按預算法等有關規定在省上批準的限額內申請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制定《明溪縣財政預算及資金審批管理暫行辦法》,規范資金審批程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從決算情況看,2020年全縣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為我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我縣財政運行中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受減稅降費政策性減收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增長緩慢;二是債券還本付息支出數額逐年增加,教育等民生補短板資金需求較大,離退休人員費用增支較多,財政收支矛盾較突出;三是各部門結轉結余資金數額較大,對部門預算執行的監管還需加強。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三、下階段財政工作重點
1.加強財源建設,落實優惠政策。一是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做好財源培植強化財政增收若干措施》,加大總部經濟引進和建設力度,做大做實總部經濟。二是及時兌現相關財政扶持優惠政策,支持招商引資、總部經濟、建筑業發展,著力培植納稅大戶和新的稅收增長點。三是繼續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加強縣工業園區、奮發產業園及軍民融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培育“三新”產業集群。
2.圍繞項目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多方籌集資金繼續支持城市基礎設施、教育、醫療衛生等重點項目建設。二是根據縣“征遷攻堅年”目標,落實征遷補償資金。三是圍繞“康養綠城、精致僑鄉、活力明溪”定位,籌集資金支持鄉村振興及生態文明建設。
3.盤活國有資產,拓寬籌資渠道。一是支持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提升盈利水平和融資能力;加強與國有金融機構政策對接,指導國有企業做好融資工作;支持向國有企業注入資金、資產、資源,增加國有企業現金流。二是支持縣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合理、有序拍賣商住地塊,在地價房價雙控制的同時增加土地出讓金收入和房地產稅收入。三是盤活變現耕地指標、園區閑置廠房等資產,拓寬其他非稅收入來源。
4.向上爭取支持,確保收支平衡。一是積極向上爭取支持,用好蘇區老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縣等牌子,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緩解財政收支矛盾。二是加強協調配合,加大跑省力度,積極爭取一般債券、專項債券、置換債券支持項目建設。
5.加強財政管理,提升理財水平。一是合理安排支出。繼續貫徹落實過“緊日子”思想,做到有保有壓,集中財力保障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不撒“胡椒面”。二是加強財政績效管理。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積極推進零基預算,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完善投資評審管理。繼續完善各項評審工作制度,建立中介機構考核機制,優化評審流程,提升財政投資評審工作效率,有效節約財政資金。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