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說五頂嶂
福建方言復雜,但福建的山與方言一樣多,對山峰的叫法也復雜。只說明溪縣境內,在《明溪縣志》(1997版)記載的45座山峰,叫法有十多種之多,如山、頂、峰、尖、寨、崗、塢、嶂、巖、窠、崠(應為崠)、嶺等。位于縣城西十公里,與清流縣交界的五頂嶂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座高峰。《乾隆汀州府志》(卷之三山川):“五頂嶂,在縣西二十里,高峰插云,旁有五雷石,下為響石。”《明溪縣志》(1997版):“碧嶂晴嵐,既五頂峰,在縣西10公里,高嶂插云,如天馬行空,人跡罕至。”
人們都認為五頂嶂是明溪縣的龍脈之首,龍身是雪峰山,龍尾則是南山。有史為證,清康熙二十三年編撰的《歸化縣志》:“五頂嶂在縣西二十余里,高嶂插云,如天馬行空,邑龍發此。”又見《萬歷歸化縣志》:“邑之祖龍從此發脈。”
五頂嶂并不是一座具體的高山,不是一座孤零零的高峰,由五個環形的山峰組成,五峰之間有一塊寬闊的平地,其勢莽莽蒼蒼,逶迤往西綿延。怎么看它都是個完整而又美麗的世界,山峰、平壩、溪流、濕地、村莊、森林、花朵、云霧、陽光、風雨和冰雪……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各種各樣的人。從五頂嶂往下走,有五里峰、長崠、涼傘崠、拱拱竹崠等,這些崠也是山峰,但它們比嶂低,在五頂嶂的下方。拱拱竹崠里生長著一種奇特的竹子,竹節像藕,非常可愛,一到拱拱竹崠,迎面而來的就是一群豐腴肥美的“拱拱竹”,如唐朝雍容華貴的美婦,葉沾濃露,花凝清香。相傳古代趕山仙人在此休息,將趕山的鞭子插在這里,形成這一長相獨特的竹子。“拱拱竹”之后佇立的則是千萬筅芊芊翠竹,如一群踮腳遠望的少女,窈窕的身影隨風搖曳。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